梦到吕洞宾画像(梦到吕洞宾画像什么意思)

大家好,关于梦到吕洞宾画像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梦到吕洞宾画像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关于吕洞宾的诗句有哪些
  2. 关于吕洞宾的故事
  3. 关于吕洞宾的诗句
  4. 2022-05-25【民间传说】吕洞宾



1.关于“吕洞宾”的诗词有哪些

1、《赠吕洞宾》

年代:唐

作者:钟离权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

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

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

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

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

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2、《夜梦吕洞宾仙翁忽忆戊午西游岳阳楼老木居士》

年代:宋

作者:方回

夜来忽梦洞宾仙,四十年前戊午年。

老树精祠观画像,岳阳楼醉诵诗篇。

喜逢巾裹真相似,获接杯行岂偶然。

唤起沅湘旧游兴,洞庭飞过水如天。

3、《吕洞宾赞》

年代:宋

作者:李昴英

碧其风巾,皓其云袍。

六合飞遨,仙中之豪。

4、《执剑吕洞宾赞》

年代:宋

作者:释慧开

露刃单提,行杀活令。

斩食嗔痴,群魔乞命。

夫是之谓,纯阳真人。

激浊扬清,摧邪显正。

5、《吕洞宾见黄龙图赞》

年代:宋

作者:释绍昙

铛煮乾坤,粟藏世界。

纵得长生,终成败坏。

不是黄龙盖覆伊,太阿补履岂如锥。

2.关于吕洞宾的诗词

《赠吕洞宾》(唐钟离权)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沁园春吕洞宾生》(宋无名氏)

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后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

金瓯已覆香名。
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3.关于吕洞宾的诗词

《赠吕洞宾》(唐钟离权)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沁园春吕洞宾生》(宋无名氏)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后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

金瓯已覆香名。
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4.吕洞宾相关诗词

《赠吕洞宾》(唐钟离权)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沁园春吕洞宾生》(宋无名氏)

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后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

金瓯已覆香名。
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另外,吕洞宾本人诗歌在《全唐诗》里收录有二百多首。

(请采纳!

5.吕洞宾有诗词么

吕洞宾从小饱读诗书,满肚子学问,出口成章,但几举进士而不第。

细阳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什么屡试不第呢?这就是所谓“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点头”。
46岁时(一说64岁)吕洞宾又去赴试,在长安一酒肆中遇到一位道士,偶书壁,纯阳子万分惊异,但见道士相貌奇古,诗意飘逸,仙味十足,便辑拜问其姓氏。

道士呵呵一笑,道:“吾钟离权,云房其字也。
君可吟一绝,予欲观子之志。

吕洞宾当即挥笔题诗一首,曰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侍玉皇斗上清。
汉钟离看罢,不禁喜上眉稍,欢悦之情不甚言表,于是邀吕洞宾在酒肆中同榻而卧。

汉钟离执炊,亲煮黄粱,洞宾在店中昏昏入睡。
在梦中,吕洞宾以举子进京赴试,状元及第,历任台谏、翰苑、秘阁及指挥使,无不备历。

任要职近40年,后又任丞相10年,两娶富贵家女为妻,生子婚嫁早毕。
孙、甥绕膝,簪笏满门。

权显名赫,荣华富贵。
偶因上殿应时差错,被治重罪,抄没家产,妻离子散,流放于岭南。

一身孑然,劳苦憔悴,立风雨中方兴长叹,忽然梦觉,黄粱饱尚未煮熟。
这时云房生先汉钟离笑吟道: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吕洞宾顿时彻悟到,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只不过转瞬间的事,乃拜汉钟离为师,祈求度世之术。
================================= 2.钟离权十试吕洞宾吕洞宾一枕黄粱之后,汉钟离为试吕洞宾,哄道:“骨节未完,志行未足,要想成仙,今世难成。

要等下辈才成。
”他想考考吕洞宾是否真心、潜心学道,于是亲自导演了“十试洞宾”的精彩剧目。

第一试:洞宾一日外出回来,突见家人悉皆病死,洞宾既不悲伤,也不悔恨,只管置办寿衣棺木,准备料理后事,不一会儿,忽然又全都活过来,他有无所谓。
第二试:洞宾上街卖货,买主讨价还价后,说好了价钱,但杂主又反悔变卦,只付给一半价钱,洞宾不静不恼,让买主大摇大摆地把货物拿走。

第三试:大年初一,洞宾正欲出门,遇一乞丐倚门乞讨,洞宾急忙施予财物,但乞丐却没完没了,一讨再讨,口出脏言,洞宾只是满脸堆笑,一个劲地赔不是。
第四试:洞宾牧羊山中,忽遇一饿虎追捕羊群。

洞宾保护羊群下坡躲避,自己上前以身挡虎,老虎见之悻悻而去。
第五试:洞宾居山中茅舍读书,忽然来了一个漂亮女子,声称自己是迷了路前来求宿。

继而,这女子百般挑逗洞宾,夜逼共寝。
洞宾始终坐怀不乱。

女子反复折腾了三天,才无奈地离去。
第六试:洞宾一日外出归来,发现家中遭窃,财产洗洗劫一空,洞宾没有颓丧,没有报官,乃躬耕自锄。

锄地时忽然挖出十几锭黄金,洞宾赶紧用土掩埋,分毫未取。
第七试:一次上街买些铜器,回到家中一看,全都是金器,洞宾马上退还给货主。

第八试:有个颠狂道士在街巷里卖药,声称服者立死,来世可以得道。
人们听了,谁个肯自寻死路?洞宾不信这个邪,买回服之、安然无恙。

第九试:河水泛滥,洞宾与众人乘舟渡河,行至中游,狂风暴作,波涛汹涌,众人惊惧,唯洞宾神态自若,端然不动,视生死之度外。
第十试:洞宾独坐室中,忽见无数奇形怪物状的妖魔鬼怪,有的欲杀之,有的欲打之,洞宾毫不畏惧。

又一群夜叉,押着一个血淋淋的死囚,前来找洞宾索命:“你前世杀了我,今当赏还我命!
”洞宾道:“杀人尝命,欠债还钱。
”于是拿刀准备自尽抵命。

忽然见空中大喝一声,鬼怪皆无。
一人抚掌大笑,却是云房先生汉钟离。

十试吕洞宾,吕洞宾皆以平常心态对待。
汉钟离极为满意。

带着吕洞宾至终南山鹤岭,传以灵宝秘法,上真秘法,共同开创了钟吕丹金派,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
========================================= 3.吕洞宾和黄龙南有一次,他御着宝剑飞行,经过江西庐山,当地有个大庙子,就是禅宗的黄龙寺。

吕纯阳是在高空飞过时,看到此山气象不同,必有高人。
他降下来一看是黄龙寺,有人正在讲经,就是临济宗大德黄龙南禅师。

他站在旁边看了半天,觉得很奇怪,这禅师又没放光,又没动地,更没有像他一样的本事,是个普通和尚嘛!
怎么那么多人听他的呢?越看越奇怪,就站在那旁边。
黄龙南禅师不说法了,云:“座中有人窃法”,认为有人在偷听。

吕纯阳不吃这一套,就站起来了,黄龙南问他是谁,他报了自己名字,黄龙南说:哦!
原来是你啊,我以为你了不起,原来只是个守尸鬼。
(这个身体可以长生不老,把它守得牢牢的。

吕纯阳一听,生气了,真人能有长生不老之药,你这凡夫肉胎算什么!
黄龙南说:“饶君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吕纯阳恼了,袖子一扬,飞剑击出去了,故意吓吓老和尚,岂知飞剑到了老和尚面前停住了,反而倒转向自己这边杀过来。

他奇怪了,这老和尚是普通人嘛,又没有功夫,怎么我的剑不听我的指挥呢?后来有人专参这个话头,是韦陀护法呢?还是黄龙南般若之力?或是其他原因?到底是什么道理呢?黄龙南笑道:你不要摆这一套,你刚才说你有真本事,我问你,你见个什么道理?吕纯阳说:“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铛锅内煮山川。
”这是道上的话,也是讲自己见道的道理。

黄龙南说:“我不问你怎么煮山川,请问一粒粟中如何。

6.吕洞宾有诗词吗

吕洞宾从小饱读诗书,满肚子学问,出口成章,但几举进士而不第。

细阳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什么屡试不第呢?这就是所谓“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点头”。
46岁时(一说64岁)吕洞宾又去赴试,在长安一酒肆中遇到一位道士,偶书壁,纯阳子万分惊异,但见道士相貌奇古,诗意飘逸,仙味十足,便辑拜问其姓氏。

道士呵呵一笑,道:“吾钟离权,云房其字也。
君可吟一绝,予欲观子之志。

吕洞宾当即挥笔题诗一首,曰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侍玉皇斗上清。
汉钟离看罢,不禁喜上眉稍,欢悦之情不甚言表,于是邀吕洞宾在酒肆中同榻而卧。

汉钟离执炊,亲煮黄粱,洞宾在店中昏昏入睡。
在梦中,吕洞宾以举子进京赴试,状元及第,历任台谏、翰苑、秘阁及指挥使,无不备历。

任要职近40年,后又任丞相10年,两娶富贵家女为妻,生子婚嫁早毕。
孙、甥绕膝,簪笏满门。

权显名赫,荣华富贵。
偶因上殿应时差错,被治重罪,抄没家产,妻离子散,流放于岭南。

一身孑然,劳苦憔悴,立风雨中方兴长叹,忽然梦觉,黄粱饱尚未煮熟。
这时云房生先汉钟离笑吟道: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吕洞宾顿时彻悟到,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只不过转瞬间的事,乃拜汉钟离为师,祈求度世之术。

7.吕纯阳诗词解析雨中花三百年间,功标青史,几多俱委埃尘

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壮士功留青史,可最终全都归于尘土终于我看透这像黄粱梦一般转瞬即逝的所谓功名利禄,厌倦这个俗世,隐遁身形,避世藏身我愿意用一枝仙家丹桂送人,给你长生不老在这岳阳楼上,衣冠楚楚这么多人,可有谁能认出神仙呢?海外仙山蓬莱要举行仙人的活动,在这里会合宾客,我愿是其中之一想象蓬莱仙山玉殿之上,歌舞升平,仙乐飘飘屏风一样的彩云风吹不散,各种仙花仙果长盛不败愿我也能分享一粒仙丹,在九彩霞光中,跟其他仙人去朝拜仙山,永享长生这首词不是吕洞宾的作品,是后人仿的,水平一般,有些地方是强凑的,不好翻译,反正就是表达成仙得道的愿望,随手试译,见笑。

1、吕洞宾成仙

唐朝时,在一个叫永乐乡的地方,住着一户吕姓人家。
这吕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并且都在朝廷上当过官。
吕洞宾就出生在这样的人家。

据说吕洞宾出生的时候,吕夫人的屋里异香扑面、仙乐飘荡,一只白鹤从祥云瑞雾中缓缓降下,飞入吕夫人的床帏中,就不见了。
随后不久,吕洞宾就降生了。
可能因为吕家是书香门弟的缘故,或者原本吕洞宾就是天上的神仙。

他一生下来就气宇不凡,具有很多神异的地方。
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家人就请来一位叫马祖的禅师给他看相。
马祖禅师一看到吕家的这位小公子,就感到很惊奇,因为吕洞宾跟平常的小孩子很不相同。

于是便不无称赞地说道:“贵家小公子气貌远非一般人能比,恐怕是天上的神仙投胎转世来的。
想来有朝一日,他会出家求仙,重返仙界的。

吕家的人听了马祖禅师的话,想到这小孩将来要出家,似有一点不快。
但是又想到,如果真能成仙,便能为百姓解救苦难,也就合家欢喜。

吕洞宾睡下之后,很快就进入汉钟离送给他的梦境中。
在睡梦中,吕洞宾梦到自己这次一举考取了状元,并且官运鸿通,一路平步青云,很快就做到朝庭宰相的位置,并且子孙满堂,极尽荣华。

但是因为权倾一世,很快引起奸臣的忌恨,就处处受到陷害,接着就失去皇帝的宠信,并且被判了很重的罪,最后落得个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到他老了以后,就剩下他一个人,穷困潦倒,独自颤立在风雪中。

当他正感到饥寒交迫的时候,他睡醒了。
这时汉钟离的饭还没有煮好。

汉钟离见他醒来了,就笑着对他说道:“这黄粱饭还没有煮好,你就已经梦游到神仙国去了,可见这梦实在太短暂了。

吕洞宾感到很惊讶,连忙恭身问道:“老道长何以知道我做的梦呢?”汉钟离说道:“你身在俗世,心系浮尘,你的梦又有谁会不知道呢?可是这荣华也太易逝了。
所以无论你得到什么,不用高兴;无论失去什么,也不必悲伤。
这红尘人世,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吕洞宾对汉钟离的考验都以平淡的心境来对待。
汉钟离于是对吕洞宾说:“我已经试了你十次,你都已顺利过了尘俗关,可见你是可以得道的,但是要想成仙,你还得立三千功、八百德才行。

从此以后,吕洞宾就用从汉钟离那里学来的道法和仙术,以及后来从火龙真人那里学来的剑法,不断四处济世救人,斩妖除孽,为民造福,立下了不少的功德。
吕洞宾立满了三千功,积满了八百德,终于成了天上的神仙。

2、三戏白牡丹

洞宾既辞辛氏之酒,又慕洛阳之花。
一日游至洛阳,见一女子游玩而至,年方二八,轻盈秀雅,窈窕妖娆,眼含秋波,眉如新月,过处人人注意,行来个个皆思。

洞宾思曰:“广寒仙子,水月观音,吾曾见过,未有如此妖态动人者。
倾国倾城,沉鱼落雁,宜颂矣。
”不觉心动,前近问之。
曰:“乃歌舞名妓山牡丹也。

吕曰:“良家女子则不可妄议,彼花柳中人,吾可得而试之。
况此妇飘飘出尘,已有三分仙气,观其颜色艳丽,独钟天地之秀气,而取之大有理益。

于是自化为绝样才子,以剑作随行童子,丹点白金一锭,竟往牡丹之家,纳其物而拜之。
那女子露朱唇以答礼,启皓齿以陈词,更兼洞宾少年美貌,天称其心,注意频观,妖态毕露;含情凝笑,百媚俱生。

比乍遇之时,又增十倍矣。
请问洞宾姓名,洞宾以回道人答之。
洞宾更通赂艳,牡丹深加眷恋。
俄尔酒至,对饮剧欢。
酒至半酣,牡丹持酒醉劝,呈婉转之喉,歌新艳之曲。
此时洞宾以为掌上之舞,般般出众,种种动人。
洞滨忘却仙凡,不觉大醉。

醉而就寝,牡丹媚态百端,洞宾温存万状,鱼水相投,不为过也。
云雨之际,各呈风流,女欲罢而男不休,男欲止而女不愿。
且洞宾本是纯阳,岂肯为此一泄;牡丹正当阴盛,终无求免之心。
自夜达旦,两相采战,皆至倦而始息。

自此洞宾连宿数晚,云雨多端,并不走泄。
牡丹深怪,以为有此异人,吾今尽其技之所长以迎之,不怕彼不降也。
是夜呈飞鸾之势,效舞凤之形,尽春意之作为,竟不能得其一泄。

牡丹自觉困倦,乃谓之曰:“君异人也。
吾今骨软神疲矣。
”洞宾以久恋风尘,恐道友知觉,乃托言欲归。
牡丹极留之,至涕泣不忍舍。
洞宾乃为之约而去。

3、吕洞宾收徒

吕洞宾修道成仙几千年,有一天心血来潮,想收个徒弟,于是来到人间,变化成一个叫花子,来到京城,一边要饭一边暗自观察过往行人。
一个月来吕洞宾观察过的人已经好几万,最后发现只有三个人符合自己的择徒标准,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官员,还有一个是农夫。

吕洞宾恢复本来面貌,把三人用法力转送到一座废弃的道观,并对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并告诉他们:“我只收一个徒弟,你们却又三个人。
到底谁能跟我上天宫成仙得道还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说罢取出一个丹炉放在三人跟前,说道:“我现在要炼一颗仙丹,能够使人长生不老。
你们三人在一旁帮忙,谁功劳大,就可以得到这颗仙丹,并成为我徒弟。

4、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成仙后,一次路过河边,见一男人淹死在河里,他将死尸捞上来,并且杀了路边的一条狗,挖它的心脏救活男人。
没想到男人一醒来,破口大骂:“我本想死,为何要救我?”

吕洞宾又用泥土捏了个心脏,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然后被活过来的狗追咬。

5、吕洞宾画鹤

吕洞宾经过汉钟离的十试,修练后便成了仙人。
于是,他云游四海,普渡众生。

一天,吕洞宾游览完岳阳楼,来到洞庭湖畔的一家小酒店中。
他听附近的人们说,这家小酒店的主人辛氏为人宽厚,乐善好施,童叟无欺。
虽然来他小店的顾客也不算少,但家境并不富裕,每天的收入仅够糊口。

吕洞宾想看看店主家为人是否如传言的那样。
于是信步进了酒店,拣一处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呼唤店主辛氏为他上酒上菜。

店主辛氏见吕洞宾,身着黄色长衫,腰系黑色丝带,头戴一项华阳巾,双眉入鬓,凤眼朝天,仙风道骨,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对他毕恭毕敬地伺候。
可是,吕洞宾酒足饭饱之后,却分文不付,大摇大摆地离店而去。

店主辛氏竟也没有向他讨要酒饭钱。
第二天中午,吕洞宾又到辛氏酒店大吃大喝了一顿,仍然是一句话不说,一分钱也不付,抹抹嘴巴就走。
就这样,他一连在这家小酒店中吃喝了达半年之久,而店主辛氏一直没有开口向他要账。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到辛氏的酒店饮酒,酒足饭饱之后,他把店主辛氏叫过来,对他说:“我欠你的酒账太多了,现在请你给我拿几个鲜橘子来。
”店主辛氏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欠的酒账与橘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疑惑,但还是答应着,给吕洞宾拿来了几个刚刚摘下来的鲜橘子。

只见吕洞宾接过橘子,剥下几片橘皮,走到酒店正面的白墙前面,登上旁边的椅子,在雪白的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鹤与真鹤一般大小,画得栩栩如生,仿佛马上就要展开翅膀飞起来了。

吕洞宾对店主辛氏说:“有客人来店中饮酒,只要你招呼它一声,它就会飞下来,按照你歌声的节拍,跳起舞来。
现在就用这只鹤来报答这几个月以来你对我的款待吧!”吕洞宾说完扬长而去。

后来,客人们来这里饮酒,辛氏只要招呼它一声,那黄鹤就真的应声从墙上下来,在客人面前跳出多姿多彩的舞蹈,为客人们助兴。
跳完后,它还会自动地飞回到墙上去。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觉得非常奇异,便想亲眼看一看,于是都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饮酒,借此一睹黄鹤起舞的风采。
店主辛氏的生意越来越好,没几年他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大富翁。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了。
店主人辛氏一见是自己的恩人来了,立即摆上美酒佳肴,热情地款待。
席间,吕洞宾问店主辛氏:“近来生意如何,客人来得多吗?”

店主辛氏非常高兴地说托您的洪福,自从您给我画了那鹤之后,我这里每天顾客盈门,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

吕洞宾听罢,便从怀中取出玉笛,吹了一曲,那黄鹤便从墙上飞落了下来。
吕洞宾跨上鹤背,黄鹤展开翅膀,腾空而去。



1.关于“吕洞宾”的诗词有哪些

1、《赠吕洞宾》

年代:唐

作者:钟离权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

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

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

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

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

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2、《夜梦吕洞宾仙翁忽忆戊午西游岳阳楼老木居士》

年代:宋

作者:方回

夜来忽梦洞宾仙,四十年前戊午年。

老树精祠观画像,岳阳楼醉诵诗篇。

喜逢巾裹真相似,获接杯行岂偶然。

唤起沅湘旧游兴,洞庭飞过水如天。

3、《吕洞宾赞》

年代:宋

作者:李昴英

碧其风巾,皓其云袍。

六合飞遨,仙中之豪。

4、《执剑吕洞宾赞》

年代:宋

作者:释慧开

露刃单提,行杀活令。

斩食嗔痴,群魔乞命。

夫是之谓,纯阳真人。

激浊扬清,摧邪显正。

5、《吕洞宾见黄龙图赞》

年代:宋

作者:释绍昙

铛煮乾坤,粟藏世界。

纵得长生,终成败坏。

不是黄龙盖覆伊,太阿补履岂如锥。

2.关于吕洞宾的诗词

《赠吕洞宾》(唐钟离权)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沁园春吕洞宾生》(宋无名氏)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后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

金瓯已覆香名。
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3.关于吕洞宾最好的一首诗

在《全真诠绎》中记载,吕洞宾在北宋年间应铁拐李之邀,在仙苑石笋山聚会时被列入八仙之中,说起来很有意思,这么一个相当传奇之人,竟然对凡尘之事也有颇多感悟,他还为后世留下一首经典的云雨诗,名为《警世》。

《警世》

唐末·吕洞宾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此诗大概讲了一个二八年华的妙龄女子,她的身材特别令人着迷,她甚至可以靠着腰间的美好击败无数的庸俗之人,虽然不见人头落地的血腥场景,可却让一个男子从内到外走向了堕落沉沦。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首诗是在告诫世人,女子虽令人着迷,但却不能被她们迷了心窍,不然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即便不死,也会因此伤了身体,得不偿失。

这个说法其实相对片面,女子并不是全部不好,若是两个人拥有一致的理想和爱情,这样的生活可以共同奋斗,其实是羡煞旁人的,而如果一个女子因为一己私欲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心中想的只是一时玩乐,那就要多加注意了,因此这首诗其实是有一定的警示意义的。

此外,这首诗还出现在了《金瓶梅》中,笔者一说,估计大家都清楚,它是中国明代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名字是由三个女子,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

4.吕洞宾有诗词吗

吕洞宾从小饱读诗书,满肚子学问,出口成章,但几举进士而不第。
细阳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什么屡试不第呢?这就是所谓“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点头”。
46岁时(一说64岁)吕洞宾又去赴试,在长安一酒肆中遇到一位道士,偶书壁,纯阳子万分惊异,但见道士相貌奇古,诗意飘逸,仙味十足,便辑拜问其姓氏。

道士呵呵一笑,道:“吾钟离权,云房其字也。
君可吟一绝,予欲观子之志。
”吕洞宾当即挥笔题诗一首,曰

生在儒家遇太平,

悬缨垂带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

臣侍玉皇斗上清。

汉钟离看罢,不禁喜上眉稍,欢悦之情不甚言表,于是邀吕洞宾在酒肆中同榻而卧。
汉钟离执炊,亲煮黄粱,洞宾在店中昏昏入睡。

在梦中,吕洞宾以举子进京赴试,状元及第,历任台谏、翰苑、秘阁及指挥使,无不备历。
任要职近40年,后又任丞相10年,两娶富贵家女为妻,生子婚嫁早毕。
孙、甥绕膝,簪笏满门。
权显名赫,荣华富贵。
偶因上殿应时差错,被治重罪,抄没家产,妻离子散,流放于岭南。
一身孑然,劳苦憔悴,立风雨中方兴长叹,忽然梦觉,黄粱饱尚未煮熟。

这时云房生先汉钟离笑吟道:

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吕洞宾顿时彻悟到,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只不过转瞬间的事,乃拜汉钟离为师,祈求度世之术。

5.吕纯阳诗词解析

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壮士功留青史,可最终全都归于尘土

终于我看透这像黄粱梦一般转瞬即逝的所谓功名利禄,厌倦这个俗世,隐遁身形,避世藏身

我愿意用一枝仙家丹桂送人,给你长生不老

在这岳阳楼上,衣冠楚楚这么多人,可有谁能认出神仙呢?

海外仙山蓬莱要举行仙人的活动,在这里会合宾客,我愿是其中之一

想象蓬莱仙山玉殿之上,歌舞升平,仙乐飘飘

屏风一样的彩云风吹不散,各种仙花仙果长盛不败

愿我也能分享一粒仙丹,在九彩霞光中,跟其他仙人去朝拜仙山,永享长生

这首词不是吕洞宾的作品,是后人仿的,水平一般,有些地方是强凑的,不好翻译,反正就是表达成仙得道的愿望,随手试译,见笑

传说吕洞宾降生之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有一只白鹤从天而下,飞入帐中不见。

一枕黄梁结仙缘

吕洞宾自幼聪明强记,出口成章。
唐会昌年间,奉父母之命,前往长安赴试。
一天,在长安酒肆闲游,只见一羽士青衣白袍,并惊叹墙壁上写的三首绝句,诗意飘逸,便上前行礼。
羽士道:“你可先吟一绝,我想观你之志。
”洞宾便接过笔来写道:“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欲事天皇上玉清。
”羽士见诗后,说:“我是云房先生,住在终南鹤岭,你能与我从游吗?”洞宾没有应允。

云房和他一同在这家铺子中住下。
云房亲自为他烧饭,洞宾却忽然就枕昏睡。
梦见自己中了状元,做了高官,并两娶富家女儿,生子婚嫁之后,子孙满室,簪纺满门,如此过了将近40年,接着又做了丞相,专权10年,权势薰炙。
然而无意中犯下重罪,抄尽家资,妻离子散,流落于荒岭野谷中,孑然一身,穷苦憔悴。
立马于风雪之中,刚发长叹,恍然间醒来,锅中之米尚未煮熟。
云房一旁笑吟道:“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洞宾惊问:“先生知我梦了什么吗?”云房说:“你刚才的梦,升沉万态,荣辱千端。
50年间不过一瞬罢了。
得不足喜,丧又何足一悲。
世人要经过所谓大彻大悟,才能明白人世不过一场大梦罢了。
”洞宾感悟,于是便拜云房为师求教度世之术。
(俗语所谓“一枕黄梁”的典故便由此而出)。

云房考验他说:“你骨节尚未完善,要求仙度性,还必须历经数世才行。
”说罢翩然而去,洞宾当即弃儒归隐,随他一同来到鹤岭。

云房将所有上真秘诀全都传授给洞宾。
不久清溪郑思远、太华施真人从东南凌云而来,相互问候之后,一起落座。
施真人问:“站在一旁的是什么人啊?”云房道:“是吕海州之子。
”说罢便命洞宾上前拜见二仙。
二仙去后,云房对洞宾说:“我就要去朝见天帝,到时会表奏你的功德,使你也得到入仙籍,你也不要久住于此,10年之后,我与你在洞庭湖相见。
”说着又把灵宝毕法及灵丹数粒,授给洞宾。
这时,有二仙手捧金简宝符对云房说:“天帝下诏你为九天金阙选仙,要你马上起行。
”云房又对洞宾说:“我赴诏朝见天帝,你在人间好自为之,修功立德,他时也会和我一样。
”洞宾再拜说:“我的志向不同于先生,我必要度尽天下众生,才愿上升。
”于是云房乘云冉冉而去。

无为清静治国策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春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御苑中闲坐,忽然看见一个穿着羽衣的仙人从东南方飞来,宋太祖慌忙起身迎接,他向仙人行礼让座,并问仙人从什么地方来,仙人答:从蓬莱山来。
又问仙人姓名,仙人并未答话,只是用手在空中画了两个圈。

仙人对宋太祖说:“陛下本是朱陵上帝,您还能回忆起来吗?”朱陵上帝是道家敬拜的一位神,“上帝”一词本是中文原有词汇,只不过后来被传入中国的西方宗教在翻译时借用了而已。
宋太祖回忆不起前生的事情,只好默然不答,仙人见此便说道:“你的王朝将要兴旺起来,天下就要安定了,不用忧虑,不过应当戒杀,以无为清静来治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接着宋太祖命随从退下,之后仙人与宋太祖详谈了大约一个时辰,太祖一直点头称是,仙人对太祖讲的话属于秘密的内容,宋太祖没有外传。
谈完后,太祖招侍从上前,命他们拿来酒和水果招待仙人。
仙人表示将离开,宋太祖想供养给仙人一点东西,以表敬意和感恩之情,就急忙解下自己的玉带和穿着的红袍作为礼物赐给他,仙人笑了笑还是没有接受,然后飘然腾空而去。

仙人走后,太祖分析仙人用手在空中画的两个圈,他恍然大悟道:这两个圈和在一起,不就是个“吕”字吗?这位仙长一定是吕洞宾!
他就命令画师为吕仙画了像,供奉在太清楼上。

纵观宋朝的统治,一直都对百姓比较仁慈,的确没有滥杀之事,言论也很宽松,看来宋太祖真的是在遵照仙人的旨意戒杀,以无为清静来治理国家。
宋朝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极为发达的一个朝代,而且南北两宋合起来,宋朝国运共延续320年,也是历史上长寿的王朝。

虔诚修行可成仙

古代时,四川青城山有个叫旷若谷的道士,相貌清秀,一心好道,遵守戒律很严格。
一天,有位自称“宾法师”的云游道人前来拜访他,俩人一见面就谈的很投机。
于是,旷若谷就将他留在道观中住了下来。

慢慢的旷若谷发现这位宾法师法力高强:他所写的符经常可以吹起来变成龙蛇、云雾飞去;而且宾法师在处置害人的鬼怪和招来天兵天将时,还可以让这些另外空间生命的形象显现出来,甚至能使其和人直接对话;施法时能够用脚一跺地就是一个响雷,用眼睛一看哪里,哪里就是一道闪电,一呵气就能变成云。
同时宾法师还善于绘画,他作画时不用毛笔,只是口里含着墨水往纸或绢上一喷,就自然出现了山川、花木、宫室、禽兽、人物的形象,再略加修饰,一幅生动秀美的画面便完成了。
他作完画卖掉,卖画的钱用来买酒与旷若谷一起放开量的大喝,旷若谷向来酒量很大,但是却喝不过这位宾法师,经常喝醉了。

旷若谷知道宾法师定非常人,故而一直尊敬有加,而没有细问其来历。
直到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便问道:“先生的行为与众不同,一定是从神仙队伍中来的吧?您能对我讲一些道吗?”宾法师却说:“你的左脚心长着北斗七星形状的痣,但是却只有六颗,少了一颗,不能构成完整的七星图像,这怎么能成神仙呢?你还需要再修一世才行呀。
”旷若谷听后,惊异的说:“宾公您真是神仙哪!
我的左脚下确实有北斗七星形状的痣,只是缺少一颗而已。
这件事我从来没有让别人知道的!
”于是又问自己能活多少岁,宾法师就在墙壁上倒着书写了“九十四”三个字,又画了两个圆圈围在一起,然后就告别离去。

旷若谷认真分析才明白:原来两个圆圈寓意是个“吕”字,这一定是“宾法师”的姓,至此他才悟到:原来宾法师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啊!
从此他更加刻苦、虔敬的修炼,期待在来世能修成神仙。
后来,旷若谷活到九十四岁而终,应验吕洞宾了的预言。

神仙预见能力人所不能及,与神相逢是天大幸事。

异人曰:功成圆满世人所求,苦修数世也不一定成正果。
人间苦处实是难承受,所以古来修仙者多不胜数,修成得道何岂快哉!

吕祖度人

有一天,吕洞宾问师父:“我师成道之日,到现在该多寿数?”师父曰:“数看汉朝四百七年,晋朝一百五十七年,唐朝二百八十八年,宋朝三百一十七年,算来计该一千年一百岁有零。

吕洞宾曰:“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了多少几人?”

师父曰:“只度了你一人。

吕洞宾说:“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我道门中不肯慈悲,度人太少。
师父若给弟子三年期限,只在中原之地,度三千余人,兴我道家行么?”

师父听得说,呵呵大笑:“你住口吧!
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
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你有功了。
”吕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师父,弟子云游去了。
”如是吕祖下山度人,三千之众亦非小数,吕洞宾能如愿否?

吕洞宾背剑下山,按落云头,来到红尘世上,寻取有缘得道之士。
整整行了一年,绝无踪迹。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在山中曾听师父说,直上太虚顶上观看,青气现处,有得道神仙。
就去那无人烟处,喝声起,随云头直到太虚顶上。
东观西望,远远见一处青气冲天而起。
吕洞宾道:“好!
此处必有神仙。
”御风驾云,行到青气现处,不知何处。
唤土地来寻问,土地回答:下界西京河南府在城铜驰巷有个妇人,年三十有余,不曾出嫁。
累世奉道,积有阴果。
此女唐朝殷开山子孙,七世女身,因此有青气现。

吕洞宾坠下云端,化作腌湃道人,直入城来。
到铜驰巷口见一殷家铺面,立一个女子,道装打扮,眉宇间青气现。
吕洞宾叫声“嵇首”。
那女子正与店员说话。
回头道:“先生好。
”洞宾上前一看,见怒气太重,叫声“可惜”!
在袖内拂下一张纸来。
上有四句诗:

出山发愿度三千,寻遍阎浮未结缘。

特地来时真有意,可怜殷氏骨难仙。

不觉又是一年,为寻到可度之人,吕洞宾一道云头直到东京人不到处,坠下云头。
若这般模样,被人识破。
把头一摆,喝声变,变作一个腌湃先生入城。
且看那斋主有缘度否?洞宾到坛上看,却是个中贵官太尉(朝庭内臣高级武官),好善奉真修道。
眉间微微有些青气。
吕洞宾肚内思量:“此人时节未到。
显些神通化他。
初心不退,久后成其正果。
”吕洞宾吃罢斋,言曰:“贫道善能水墨画,用水一碗,也不用笔,取绢一泼,画一幅山水画相谢。
”众人取一幅绢与先生。
先生磨那碗墨水,往绢上一泼,坏了那幅绢。
王太尉见道:“这人无礼!
捉弄下官!
与我拿来。
”吕洞宾见太尉焦燥,转身便走。
众人赶来,只见先生化阵清风而去。
但见有幅白纸掉下来。
众人拿白纸来见太尉。

太尉打开看时,有四句话:

斋道欲求仙骨,及至我来不识。

要知贫道姓名,但看绢画端的。

王太尉取绢来看时,完全一幅全身吕洞宾。
才信来的先生是神仙,悔之莫及!
王太尉上奏朝廷,将房宅纳还朝廷,仆役家人都散了,直到武当山出家。
多年后山中采药,遇纯阳真人吕洞宾,得度为仙。

有一天,吕洞宾装扮成一个卖油翁,以卖油为名,暗想如果有人买油时不要求多添点,就度化他。
如此卖油卖了几年,所遇到的顾客都是有过份要求的利己者。
唯有一个老妇来买油时,买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半点奢求。
吕洞宾很惊讶,想这世上还是有一个可度之人的。
就问老妇:“凡是买油的都想多要点,为什么唯独你不多要点呢?”老妇说:“我只要一壶油就心满意足了,你卖油也不容易,怎敢多要呢?”她又用酒来酬谢吕洞宾。

吕洞宾有心要度化她,发现她的院子里有口井,就投了几粒米于井中,并对老妇说:“你卖这井水就可致富。
”老妇留他多坐一会,他也不答话,就走了。
老妇转身一看井中的水都变成了酒。
老妇依着吕洞宾的留言,卖了一年的井酒,果然成了大富。

一天,吕洞宾来到老妇的家里,碰巧老妇不在家,只有儿子在家。
吕洞宾就问其子:“这几年酒卖得如何?”其子说:“好是好,就是没有可以喂猪的酒糟。
”听完他的话,吕洞宾哀叹道:“人心贪得无厌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于是将井里的米取了回来,就离开了老妇家。
不一会儿,老妇回到家,她儿子将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老妇,老妇走到井边一看,井中的酒又都变成了水。
老妇急忙追了出来,那里还能见到吕洞宾的影子。

人的贪此处可鉴,机缘已失,何处可得,惜哉!

吕洞宾有一次南游到武昌,看见天心桥畔,各种杂卖杂耍的人,一字排开,非常热闹。
他化作一个卖木梳的老头,摆摊叫卖,所有摆出来的木梳,破旧不堪,而且要价很高,围了半圈的人,都说他是个疯子。
吕洞宾也不理会,忽然抬头看见人群后有一位老妇人走过,吕洞宾一打招呼,她便走了过来,吕洞宾拿起梳子就给她梳头发,梳着梳着,稀疏的头发越梳越密,越梳越长;原来如霜的头发,越梳越黑,满脸绉纹的老妇,一时间变成了一个青春少女。
围观的人都嘘嘘惊呼。
吕洞宾脱口而出道:“她年鹤发鸡皮媪,今日玉颜花貎人”。
说完,便把一地摊的烂梳子,抛到了江里。
人们正在往江里看的时候,吕洞宾和老媪却不见了。

度人难易师父了然,平日修为不可不查。
安能一概而论!

吕洞宾游历到汉阳,他或者在街上行布施,或者在乡村游玩。
心想如果遇到心正好善的人就去救度他,然而,整个县城没有一人具有这样的条件。

当地有一家辛氏开的酒馆,吕洞宾就去那儿开怀大饮,却不付一文钱。
辛氏也从不向他索要。
日复一日,饮了将近半年,而辛氏始终不向他索钱。
一天吕洞宾又去饮酒,他对主人说:“我负了你那么多酒债,一直未能偿还。
”就叫主人取来桔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
并说:“只要有客人到此饮酒,你就呼叫这只仙鹤,它自己会翩翩起舞,我以此来报达你,数年之内,你就可以变得富有。
”主人留他继续饮酒,他竟然离别而去。
后来只要有人来此酒馆饮酒,就呼仙鹤,仙鹤果然从墙壁上飞下来,跳舞万状,跳完好又回到壁上,人人称奇,于是远近的人都来观赏,酒馆里坐无虚席,不到数年,辛氏果然大富。

一天吕洞宾又回来了。
主人一见他,就连忙拜谢他,并请吕洞宾大饮。
吕洞宾问他:“来的人多吗?”主人说:“富足有余。
”吕洞宾于是三弄其笛,那鹤自壁上飞至吕洞宾面前,吕洞宾跨上仙鹤乘空而去。
主人神异此事,在跨鹤之处,建筑一楼,称之黄鹤楼,以纪念吕洞宾乘鹤而去。
后来有人在此楼上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年后,吕洞宾空手而归,可见人心不古,世人之难度化。
吕洞宾径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心想:度人之事,虽有收获,却无法展现在师父面前,只好莫不作声。
钟离师父呵呵大笑,自己知道了,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了?不知度得几人?”吕洞宾惭愧告知无度一人。

异人曰:上仙无苦人人知之,百苦丛生的人类,要想跳出苦海,无所舍可不行啊!

吕祖行善神迹

拂尘

传说古代湖北鄂城某镇有位贫穷的妇女,向来患有风瘫症,每天还爬着来到桥上乞讨。

一天,一位道士经过,问起她来,贫妇回答说:“丈夫死了,还有位八十岁的婆婆,每天来这儿讨些钱、米供养婆婆。
”道人听后,便将拂尘递过去,说:“拉着拂尘起身试试看。
”妇人牵着拂尘,果然站了起来。
又说:“你且试着跟我走。
”妇人跟着走了几步,瘫病竟全部消失,恢复了行走能力,忙拜谢说:“先生住在哪里?我和婆婆定将登门道谢。
”道士说:“我住在某人家的楼上。
”妇人回到家,婆婆十分惊异。
问起缘故,知道遇上神人。
第二天,她们找到那家人楼上,并没有道士,一抬头,见到吕洞宾画像,与昨天碰到的道人一模一样,才知是吕洞宾救治,立刻恭敬叩拜谢恩。

贪金

古代有位富商,表面上十分仰慕吕洞宾,朝夕焚香礼拜祷告,很是虔诚,供品也洁净。
一天吕洞宾变做一个贫穷的道人,拿件旧袍子,到富商当铺中去质当换钱,富商拿袍子一捏,发现袖中有金钗一枝,心中暗暗欢喜,以为道人肯定不知道其中有这值钱东西,便不声张,收进袍子,稍给了几个钱,把道人打发走了。
道人走后,富商拿出金钗来,却见附着一张纸条,题着几行字:“今日忆,明日忆,忆得我来不相识,钗子留得作香钱,从今与你不交易。
”意思是说:你表面上这么尊敬我,日日盼我降临,今日我变化而来,你不仅不认得,还要欺诈,这钗子就权当还你供我的香火钱,从此之后再不要想我佑护你了。
商人见字条,知道一念之差,与神仙当面错过,后悔不迭,但已没有用了。

这样的事情多多,不胜计数,可是修行的人却大不该如此,一朝失去仙缘,再得不知何年!

灭蛟精

八仙在民间可谓家喻户晓,他们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的事迹常被人称颂。
吕洞宾灭蛟精之事即是一例。

吕洞宾得汉钟离上真秘诀,火龙真人又授与他剑法,于是他在江淮一带游历。
当时常有蛟精出没淮水,有时蛟精使妖法下雷雨,导致洪灾淹没民房;有时蛟精乘风鼓浪,摧毁来来往往的客船;有时蛟精变化为人,淫乱良家女子,被摧残的女子即多病而死。
百姓苦不堪言。
官府想尽计策驱逐蛟精,都不能成功。
万般无奈,官府只好出榜,希望有异人能降服蛟精。

吕洞宾刚好游历到此对府县说:“我能除此蛟精,你们不用担忧。
”府县大喜,即刻请吕洞宾行法除妖。
只见吕洞宾拔剑挥舞,大喝一声,往水中一掷,须臾之间,淮水血红一片,一大蛟浮在了水面上。
其剑自行跃入鞘中,围观的大众惊异不已,问他是谁。
吕洞宾答道:“我是一个道人而已。
”府县欲以金帛酬谢于他,他谢绝而去。
从此以后江淮间一片太平。

绍兴香糕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杭州西湖边的城隍山下有一位卖松糕的年轻人,是一个姓孟的绍兴人,由于人们总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最后都叫他小绍兴。
小绍兴每天半夜就要起床磨米粉、蒸松糕,天亮后再挑起糕担沿街叫卖,以此来养活自己和瞎眼的母亲。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城隍山上山下游人如织。
不大一会儿功夫,小绍兴的松糕便卖得仅剩下一小块破了角的了,小绍兴想起母亲还未吃早饭,便留下了这块破了角的糕准备带回家去给母亲吃。
当他走到城隍庙时,只见一位衣衫褴褛、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头枕在两只破碗上伸手向人们乞讨,便非常同情地摸出几文铜钱递给老人。
谁知老人却不要铜钱只要讨块松糕吃,小绍兴便拿出留给母亲的那块松糕递给了老人,老人不客气地吃了下去。
小绍兴回到家里以后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对小绍兴的行为十分赞许。
这以后,每天走过庙门口时只要看见那老人,小绍兴便会送给他一块松糕。

一天,老人见小绍兴愁眉不展地递给他一块糕时便问道:“遇到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了吗?”小绍兴答道:“因连日阴雨、生意清淡,我娘吃了卖剩下的松糕后得了病,现在茶饭不思。
”老头听后,哈哈一笑说:“别着急,要吃的没有,良药我这可有。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葫芦交给小绍兴,并嘱咐他做松糕时将葫芦里的药放到松糕里,这样他娘的病就会好。

老人说完话就像一阵清风一样不见了,小绍兴方知遇到了神仙。
想到老人每天躺在那口对口在一起的破碗时,猛然醒悟到这就是吕洞宾。

小绍兴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按照吕洞宾指点制松糕的方法,先把葫芦里的药倒出一点儿放进糕粉里制成糕胚,再放到旺火上蒸熟蒸透,等糕冷却后再一块一块地排放在炭火上烘烤成金黄色。
这样烘烤出来的松糕会散发出一股奇香,三天三夜水米未进的老母亲闻到这股异香,顿时觉得腹中饥饿想吃松糕,老母亲吃下糕后第二天病就好了。

从此,小绍兴就一直用这个办法制糕。
由于这种糕奇香扑鼻、食之松甜可口,大家都赞不绝口。
于是改松糕的名为“香糕”,又因为香糕是小绍兴做出来的,又被称做“绍兴香糕”。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香糕里放进去的药就是中药里的砂仁。
因为砂仁性温,能理气宽胸、健脾和胃、增进食欲,适用于脾胃气滞以及消化不良等症。
这样才使得香糕成为一种长盛不衰、备受人欢迎的传统小吃。

神医

在姑苏城有一名贫寒的孝子,名叫叶百民。
他秉性愚钝,读了二十年的书,连普通的文字都写得不太像样。
因家境实在贫穷,买不起笔墨纸砚。
好在他会些医道,在一家药店悬牌应诊,以此得些微薄的薪水,赡养老父。

后来叶父病重,叶百民没有钱买药跟延请名医,就到吕祖庙祈求些香灰,祝祷表示愿意割臂救父,折自己的寿命给父亲,恰好碰到隐身的吕洞宾,吕洞宾到他家后,在他的父亲脸上洒了一些法水,顿时解除了他的疾病。
吕洞宾见他孝顺,又这般贫穷,有意济助他。
于是又化成乞丐,到叶家乞讨。

大病初愈的叶父听到门外乞丐乞讨的声音,说:“靠着神仙的庇佑,我的病侥幸好了。
所以以后我的时间,全是神仙赐给我的。
”叶父叮嘱儿子要格外地做好人,做好事。
继而接着说:“虽然我们家很贫穷,但是世上的穷人,也是比较不尽的。
你我自认为苦不堪言,说不定有人比我们更苦呢?你听着,外面有个叫化子正在乞讨,这人就比我们更不如了。
”说罢,让叶百民将刚才吃剩的冷饭,还有些早上买回来的咸菜鲜肉,都给乞丐。

百民走出屋门,向乞丐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呀,大哥,看你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却比我们父子还穷。
真是够可怜的。
”说着就让他等一下,百民拿出两碗饭、两块肉、一碟子咸菜,放在堂上,让乞丐进来吃。

吕洞宾有意考验他,于是皱着眉头,挑剔地说:“你家不会这么省吧,怎么就这么一点儿肉?就这么小的两块,就是全部让我吃了,也不够润润我的肠子呢?”

叶百民听了很吃惊,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乞丐,给他食物还挑三拣四的。
他见乞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于是问他,怎么过着沿门托钵的生活呢?

吕洞宾佯装愤怒地说:“我来到你家,就是你的客人。
你就去想想办法,再弄几个菜过来,大家对酌一回,才像话嘛!
何况你家现藏着一大锅的肉,还有一罐热腾腾的白米饭,为什么不拿出来呢?这岂是待客之道?”

叶百民更是吃惊,心想今天遇到稀奇事了,对他说:“这位哥哥倒说得好笑。
小弟穷成这样,连寻常的蔬菜都买不起,就是这点猪肉,也是因我父亲大病初愈,没有胃口,我才当了一件小衫,换了点儿钱,买了一点猪肉烧来给他老人家开胃的。
哪里有什么一大锅的肉?就是米,也只有一升多,那是留在晚上和明天上午吃的。
现成的饭,就只有这么一点儿。
哪里还有一罐子饭?这位大哥,您是有意来寻我开心的吗?”

吕洞宾笑着,拉他到灶下一看,果真有一大锅的肉和一罐子热腾腾的米饭。
叶百民惊讶地目瞪口呆。
这时,他忽然心里一阵清明,知道一定是遇到高人了,于是对着吕洞宾倒身就拜,尽管对方还是乞丐的模样。

叶百民把肉和饭放在吕洞宾面前,恭敬地请他享用。
吕洞宾也不客气,一连吃了三十碗才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摸一摸肚子,仰天打个哈哈,就伏在桌案上沉沉睡去。
叶家父子知道他是高人,一刻也不敢怠慢,静静地跪拜在地上,等着他醒来。

吕洞宾醒来后,看见父子二人跪在地上,几次唤他们站起来,但父子俩敬重神仙,跪着不肯起。
吕洞宾佯装愤怒,将所吃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吐得满地狼藉,连这对父子的身上头上,也沾染了许多。

当他们抬头再一看,发现那个叫花子消失了,只闻到一阵芬芳,沁人心脾,令人心醉。
仔细一闻,那芳香正是从乞丐吐出的东西上散发出来的。
只好起身,叹自己没有仙缘,两人彼此叹息万分。

父子二人把叫花子吐出的东西扫了出去,丢在天井泥地上。
不料转眼之间,忽然就从泥土中生出一枝香草,散出的清香弥漫整座屋室。
这股香气沁入五脏六腑,顿时令人周身舒适,精神百倍。
叶父的头发忽然由白变成黑色,眼睛变得炯炯有神,连听觉也改善很多,走起路来步履如飞。

叶百民闻着清香,心神也变得格外清明,身心愉悦。
从此他智慧大开,头脑变得清灵。
凡是他开的药方,都能切中病情。
他在每副药中放一小撮香草,病人吃了他的药,都能药到病除。

人们听闻叶百民的医术高明,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从此方圆数百里内,凡是有病的人,都会赶到叶家来看诊。
在仙人的庇护下,叶百民行医济人,广结善缘。
他治病救人,广施仁德于地方,不到三年,就成为富豪。
这位崇神敬道的孝子,也被世人称赞为“神医”,享誉一方。

几则故事,好人好报,真实不虚,神佛慧目不可欺也!

关于本次梦到吕洞宾画像和梦到吕洞宾画像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